※回忆文章

首页 / 一分会 / 回忆文章
回忆文章

新四军一师机要员林革

来源:  作者:  日期:2020-2-17 11:31:26  点击量:[]

林革,又名林谋湾,福建晋江县蛤蚶镇莲埭村人,1920年出生。6岁时,父亲亡故。14岁时,迫于家境,跟随舅舅到菲律宾马尼拉郊区的一家杂货铺先当帮工,后当正式店员。月工资从10元、15元升至20元、30,当时汇元钱到晋江,可以买到一担大米。这样,他既能自食其力,也能赡养在晋江的母亲。1937,祖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菲律宾报刊不时刊登有关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消息,也不断有国土被日寇侵占的报道。就在此时,在菲华侨成立的“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简称“民武分会”)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1937年冬,决定组织部分华侨青年回国,用直接行动参加神圣的抗日救国事业。林革从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万分,当即下定决心应召为报国雪耻贡献一分力量。他瞒着舅舅离开谋生的店铺,到“民武分会”报了名。一个星期后,“民武分会”把他和近70名华侨青年组织起来集中学习,并于一个多月后,决定在参加集训的人中挑选28人组成“菲律宾华侨回国抗日义勇队”(简称“义勇队”)先期回国。林革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义勇队由戴旭民任队长,余志坚(又名蔡建华)任副队长,郑映明(郑显玉)任政治宣传员,沈尔七以“民武会”代表的身份任总领队。1938118,乘坐“江苏”号轮船启程离菲,经过三天两夜的航行,绕过已被日军占领的金门岛,踏上了祖国的东大门福建省厦门市。几经挫折辗转之后,26日午后胜利抵达新四军第2支队集结地龙岩县白土镇。随之“义勇队”更名为菲律宾华侨归国随军服务团”(简称“随军团”),跟随整装待发的2支队于31日出发北上,从闽西经江西、浙江,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4月中旬北上到达集中地皖南岩寺,参加了新四军。“随军团”划归军部领导,编入军部教导营。当时,教导营已有3个连,学员都是从新四军各支队挑选来的红军连排干部,“随军团”先是编成一个排,由沈尔七任排长,不久又与相继从海外各地回国参加新四军的侨胞青年合编为一个连,称第4连。19388,军部教导营扩编为新四军教导总队,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兼任总队长,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兼任政治委员,冯达飞任教育长,总队部设训练、政治、队列等处。从此他们开始了正规的军政训练与严格的军营生活。

1938年年底,“义勇队”队员在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毕业,这些侨胞青年奔赴前线战斗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线。林革被分配到2支队,先是在支队政治部做民运工作,不久就调到支队司令部做机要通讯工作。这以后随着部队编制的变动,他先后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四军1师师部、新四军11(3分区)做机要工作。直到解放战争孟良崮战役前夕,林革要求下部队锻炼,经叶飞司令员与上级机要部门商定,调往1纵队1旅政治部组织科任副科长。此后,整个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都在1纵队(即后来统一编序称为第3野战军第20),先后在第58174团任副政委、第60179团任政委。抗美援朝回国后,1953年初夏,他调到军事院校工作,先后在雷达学校、高级军械学校、炮兵工程学院政治部任职,直到196641日炮兵工程学院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并划归地方管理,林革才脱下他最钟爱的、穿了近30年的人民军队的军装,转业成为华东工学院(即华东工程学院)的一名地方领导干部

 

黄王奇主编,铁军侨魂,



电子邮箱:781632945@qq.com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www.gzn4a.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13740号-1 推荐使用 SogouExplorer(搜狗)浏览器 高速模式 1024*768 以上分辨率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