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研究会动态

各地研究会动态

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纵队(二)

来源:顾平推荐  作者:严晓燕  日期:2020-1-18 15:08:21  点击量:[]

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纵队(二)


  粟裕对华野总部侦察科科长严振衡说:“你可以出发了,到先遣纵队找谭启龙同志报道,把你的任务向他转达汇报。你们准备在敌后独立坚持一段时间,你们的工作直接对我负责,不归先遣纵队领导。有什么情况通过电台向我汇报,我有什么对你们军令方面的要求,也通过电台告诉你们。”
  8
月6日,粟裕率指挥部西去。从此,先纵开始独立执行党交给的南进任务。
  8
月8日,先遣纵队副司令员饶守坤按照华野前委的有关指示,率领七支队单独南进,与纵队分别。纵直、侦察营和一、四支队在涡阳、蒙城间开始强渡淮河的准备。原定8月20日渡淮,后因蚌埠、寿县间敌人增援,再加连下暴雨,淮河泛滥,经报粟裕同意,推迟至9月中间,乘我军主力发动秋季攻势,蚌埠驻敌可能北调之机渡淮。9月下旬,我军解放济南以后,津浦线、临淮关与蚌埠守敌纷纷北移,先遣纵队即连日冒雨南进至怀远县境。10月5日12时开始渡淮。到下午6时全部安全渡过淮河。一过淮河,即进入敌后,按华野作战需要,先纵要白天行军,有意暴露目标,以迷惑敌人。在穿越水(家湖)——蚌(埠)铁路,炸铁桥、打据点。 
  先纵几千人南下,三天后,津浦线敌军向池河藕塘镇方向进犯,与我先头部队发生战斗。西边淮河敌人没有动静。严振衡判断敌军是侦察性的,要各支队原地待命,修筑工事,加强警戒。当天,敌军占领池河藕塘镇。第二天即缩回津浦线。先纵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南下,经半个多月的行军,顺利到达长江边。 当时,根据孙仲德司令员发自江边的来电及侦察营派赴江边侦察人员的汇报,沿长江之敌警戒严密,先纵部队不大不小,暂时不可能立即实现偷渡长江的计划。先遣纵队将原拟乘敌不备偷渡长江的计划和实际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报告华野总部。粟裕同志随即指示先纵:坚持淮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待机南渡。先遣纵队按照首长的指示,不断深入到国民党地方武装统治区活动,掩护地方干部开辟工作;开展减租减息,健 全或改造农会和乡、村政权;组织群众武装自卫,扩大民兵,发展县、区武装;加强边缘区情报工作,为准备大军南下在本区歼敌,或渡江作战在本区过境,解决宿营、粮食、烧柴、民工等做筹备工作。
  工委决定在淮南的行动方针:由工委率纵直、侦察营、罗黄干部队及朱辉所率干部队的部分皖江干部,先行南下无为地区,与孙仲德司令、马长炎支队长会合,进一步了解沿江情况,作出渡江计划,开辟沿江自江浦至裕溪口的工作;一、四支队暂留四分区战备待命,一支队在北,四支队在南,配合地方开展游击战争,巩固、扩大游击区域,随时准备渡江南下。工委率纵直和侦察营等从定远向东南继续南下。这时,先遣纵队司令员孙仲德派方志明率领独立支队一个营,到黄山至全(椒)、合(肥)公里以北地区接应。10月17日,工委率纵直和侦察营等到达和县境内距长江仅40里的西陈村,与孙仲德、马长炎会合。
 
  先遣纵队进到和(县)、含(山地区),望见长江中轮船的桅杆和烟囱冒出的黑烟时,先纵隐蔽迫近江边的行动,即被敌人察觉,敌人3个团就开始追踪先纵,同时加强了沿江防务。江上敌艇日夜巡逻,江岸增设了据点,不断地对我们进行“扫荡”、“清剿”。
10
月20日上午11时,敌安徽保安团第三、七两个团,及整编四十六师一个团,加上敌曹良文部常驻和县的常备队,分成六七路,向我军驻地娘娘庙、范桥包围合击。当时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机关只有5个战斗连队,其中马长炎独立支队3个连,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侦察营2个连,和干部队1个警卫排,前有截,后有追击,两侧还有敌策应、增援,情况紧急。我军英勇奋战,与敌苦战至黄昏,打死打伤敌人180多人,终于从和县城下冲出重围,我亦伤亡连级干部3人,排级干部2人,战士80多人。至晚向北转移,由官渡渡滁水,翻山岭,通宵行军120余里,于次日上午10时过浦、合公路,进至大马厂附近。四支队奉纵队命令,接应纵队司令部及所率部队转回藕塘地区集结,战备休整。在完成阻击任务后,向含山城西北突围而出的侦察营,亦于23日顺利归建。
  11
月19日,在无为地区,敌又向我罗、黄支队大举进攻。在反扫荡战斗中,我三连打得只剩90发子弹,牺牲营长、协理员、正负排长150余人。
先纵各部,以一部分部队和地方干部,按工委原部署,抓紧渡江工作;主力留淮南敌后,协助地方开展游击战争。
先遣纵队在淮海战役期间的战绩
  由于全国军事形势已起变化,1948年11月上旬至1949年1月上旬,淮海战役期间,先纵奉命以配合主力作战为中心任务。具体任务是协同江淮四分区全力以赴,輾转破袭淮南铁路和津浦铁路的蚌埠至浦口段,切断徐州敌军南逃、物资南运的后路,及宁、汉敌军北上增援的通路。此后,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指挥调整部署,派江淮两个旅进入淮南,协同先纵輾转破击浦蚌段铁路,不让敌重新调整兵力投入蚌埠。(有电报为证)
  先纵各部坚决执行华野总部命令,先集中力量不断破袭淮南路、津浦路,后又集中力量不断破袭津浦路。
  11
月12日,一支队破袭淮南路下塘至罗集段;四支队、纵直、侦察营和马长炎、方志明一部,破袭津浦路施郢至管店、张八岭段。破袭津浦路时与敌交警总队发生战斗。
11
月20日、23日与12月1日、7日,一、四支队、侦察营破袭津浦路张八岭至沙河集、管店段;12月8日、11日、17日,破袭津浦路滁县至沙河集段,三汊河至草山黄段。
当时津浦路沿线敌军据点密布,碉堡林立,守兵相望,戒备森严。淮海战役开始后,又增设据点,每隔二三里路即有碉堡一二个,还有机动兵力护路。铁路两侧20里内地段,又是日军先前制造的无人区。先遣纵队每次破袭,往来赶路总是百里以上。部队一部分担任翻铁轨,炸铁桥,剪电线,掩护民工掘路基,抬枕木,扛电杆;一部分担任警戒,袭占碉堡,与护路敌军作战。先遣纵队夜间破路,敌人白天修复,先遣纵队再破,敌人再修,如此反复破袭,贯穿淮海战役全过程,使敌人始终未能发挥利用津浦路快速运输的优势后退或前进。直至淮海战场我军全歼黄维兵团以后,敌李延年、刘汝明两部放弃对邱、李兵团增援企图,先纵才奉命解除破袭津浦路的任务。
敌军企图歼灭先遣纵队,所以作战频繁。正当先纵破袭铁路最紧张的时候,11月26日上午9时半,驻滁县敌六十六军十三师,率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3个团全部,向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机关和一、四支队驻定远藕塘进攻。粟裕得知情况指示先遣纵队:“你们越跑越被动,只有打一仗,狠狠地打他一下,敌人才会老实。”先遣纵队决心反击,歼灭敌人。以干部队坚守藕塘东面的塔山;以一支队从藕塘正东和东南向北阻击,严重杀伤和打垮敌人;以四支队从藕塘镇东北向南迂回,断敌后路;并以侦察营居中,在一、四支队的结合部由西向东攻击犯我塔山阵地之敌的侧背,诸路合击,聚歼敌人。四支队在迂回反攻中,正遇到迂回进攻我藕塘背后的大批敌人,四支队转为防卫阻击,用炮火大力杀伤敌人。激战终日,至下午6时,把敌人全部击溃,毙、伤敌约200人,俘50人,缴获武器弹药一宗。仅一支队就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汤姆枪5支,步枪20余支,子弹数千发。我伤亡约200人,其中一支队牺牲分队长郭雅荣等36人,负伤88人;四支队伤亡20余人。史家书大队长(副团长)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带头冲杀,光荣殉职,葬于藕塘镇北面五六里路的山地。这次战斗,使敌三十七团丧失了战斗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敌人气势汹汹而来,灰溜溜地退去,从此龟缩滁县据点,再不敢向我大肆进犯,为我以后继续破袭津浦铁路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地军民,群情振奋,当晚藕塘满街灯火,庆祝胜利。


淮海战役期间有关先遣纵队的重要电文
  我在南京军区司令部战史编辑室淮海战役电文集、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原国防大学副校长黄玉章中将编著的《淮海战役的运筹谋划》、原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著《创造性地运用毛军事思想指导作战的典范》、《粟裕传》中找到几份关于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作战情况的电报,有的电文很长,由于文章受文字限制,只好节选。
  第一份电报:1948年11月8日辰时粟裕、张震报军委、陈邓、并报华东局、中原局——在全国各战场不断取得胜利情况下,敌可能采取的两个方针及我之对策——
甲、由于近来全国各战场的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成战局的急剧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蒋匪有采取下述两种方针可能:
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及华南防御。
  第二,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渡江,并争取时间,加强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伺机反攻。
已、蒋匪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在苏、浙、晥、赣、闽各省不至有大的战斗(如在江北大量歼灭了敌人,则严重的战斗要在华南才有打的)也不至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于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又为不利。
  如果蒋匪即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各解放区的负担,使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困难仍完全可能克服),并于渡江之后在苏、浙、晥、赣各省尚须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的拉锯战,且在江南大量歼敌的条件亦较江北差,这又是不利的一面。
丙、我们不知各老解放区对战争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如果尚可能作较大的支持的话,则以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为更有利。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对的,则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蚌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而后分别消弱与逐渐歼灭之(或歼灭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路,以阻延敌人南撤。
  原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解读此电文:“在起草这份电报的过程中,我深为粟裕同志的深谋远虑所折服。此电中心问题是分析:将敌人主力抑留在江北逐次歼灭有利?还是将其赶过江南留待将来歼灭有利?如果歼灭黄伯韬兵团后挥军南下淮阴、淮安、宝应、高邮地区,则可能把敌人赶过江去;如果西取徐州,不仅抑留了徐蚌间现有敌军,且调动黄维之十二兵团拼命北上以解除徐州之围。粟裕同志不仅想到了下一仗下两仗该怎么打,而且想到了我大军渡江后在江南的仗该怎么打,而且想到了全国解放后江南各省的恢复问题。
  中央军委接电后,9日亥时复电:‘齐(8)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
  在此之前的11月3日,在郑州前线的刘司令员同志发出《建议主力截断徐、宿间铁路报军委并陈邓电》。刘司令员、陈军长、邓同志均主张在江北与敌进行南线决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从这份电报及张震对电报的解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粟裕亲自抓组建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的目的。先遣纵队是粟裕手中的伏子,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执行的作战任务,是我军与国民党军在南线的战略决战整个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份电报:1948年11月26日20时军委致刘陈邓并告粟陈张、谭王(毛拟稿)——注意对付黄维的最后挣扎,在解决该敌后,由华野以一部渡淮南切断宁蚌联系。——
二十五日十一时二十六日五时两电均悉,黄维被围有歼灭希望极好极慰,但请你们用极大注意力对付黄维的最后挣扎,你们除使用华野的二纵、王张纵外,十纵亦应迅速进入战场准备参加最后战斗,保证歼黄维的足够兵力。粟陈張对李延年如有歼击机会以抓歼其一个军左右的兵力为好。总之,使手里保有余力足以应付意外变化为适宜。在黄维全部解决并休息数日之后,请由华野各部中抽出两个纵队渡淮南进切断宁蚌联系,孤立蚌埠同时加强对刘汝明的工作,迫其反正是为至要。
  第三份电报:1948年11月28日4时军委致刘陈邓并告粟陈张谭王、韦吉——在完全解决黄维及李刘在蚌以北之敌后,经短期休整后,主力取徐州 一部取蚌浦直逼长江——
(一) 刘陈邓二十七日十七时电,粟陈张二十七日十四时电均悉。
(二) 假如今二十八日刘陈邓能完全解决黄维兵团,粟陈张能包围蚌埠以北之李延年、刘汝明诸部,并能于今后数日加以歼灭,则整个淮海战役已起了决定性的变化。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即告结束。
(三) 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是解决徐蚌两处之敌,夺取徐蚌。
(四) 在完全解决黄维及李刘在蚌埠以北诸部之后,全军须休整一个短时期,其时间依情况决定大约两个星期左右。然后以主力取徐州,以相当大的一部取蚌埠、浦口、合肥,及淮南、江北、运西、巢东地区诸城,直迫长江。
(五) 假如李刘主力能在蚌埠以北被歼灭,则蚌埠及蚌浦线敌军甚少,似有乘胜夺取蚌埠及占领蚌浦线一段或全段之可能,只要有此种可能,我即应以至少两三个纵队早日渡淮南进执行此项任务。即使蚌埠不能马上夺取,我亦应早日切断蚌浦间联系,使敌从他处可能调来之兵力无法到达蚌埠,执行此项任务之各纵,可在切断蚌浦联系之后,在蚌浦线上进行休整,休整完毕再攻蚌埠。
  第四份电报:粟裕、陈士榘、张震于十一月二十九日申时(15—17时),致电中央军委,刘司令员、陈军长、邓,华东局。电报说:刘陈邓二十八日十七时电,军委二十八日二十二时电,二十九日六时电均悉。(此电文第二条意见)
(二)我即遵示指挥调整部署,除以江淮两个旅进入淮南,协同先纵輾转破击浦蚌段铁路,不让敌重新调整兵力投入蚌埠外,另以十三纵控制固镇、曹老集间地区,部署阻击蚌敌可能北援,或西援黄维……
  第五份电报:根据徐州守敌有放弃徐州南撤企图,粟裕、陈士榘、张震于十一月三十日巳时(9—11时)致电第十三纵队司令员周志坚、政委廖海光,副政委陈华堂、第六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副司令员皮定钧、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和韦国清、吉洛等……(此文很长,只做节选)
(1)江淮部队与先遣纵队仍跨津浦线两侧地区辗转破击该段铁道,阻滞敌之交通运输,配合十三纵正面阻击作战……
  第六份电报:粟裕、陈士榘、张震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酉时,致电中央军委,刘司令员、陈军长、邓,华东局。电报说:先遣纵队十、十一两月在淮南配合主力作战情况
——先遣纵队酉戊两月战况——
1、自睢杞战役后,经未、申两月休整,由谭启龙、李步新率纵直及一、四支并野直侦营,由怀远凤台间渡淮河进至淮南路东地区与孙仲德会合后,輾转游击,于淮南路两侧地区(定远、和县、含山、巢县、无为之间)整顿,一度攻占巢、含路上之清溪镇,俘人枪四十余。饶守坤率七支酉初,由凤台以西渡淮河进入淮南路西,经20天行军,抵皖西霍山漫水河地区,沿途我无政权,经常遭遇土顽,战斗频繁,部队疲劳,稍有损耗,但士气尚高,并扩大四二名。以上综合战果(10月份),共毙俘敌150余人,缴步枪四三支,驳壳二,我伤亡五六人,逃亡四,损失机枪一,掷弹筒一。
2、戊初纵率一、四支侦营配合淮海作战,对淮南路、津浦路反复輾转破击,文晚破击下塘至罗集段及施郢至张八岭段、皓晚破击张八岭、沙河集段,并袭占朱龙侨关山店等据点;梗夜破击张八岭、小郢砦段,(因该段敌封锁严密,据点林立,仅作小组动作),宥反击犯藕塘敌六六军十三师,歼俘570人。综合上述(11月)战果,共破路三次,翻路二十余里,炸缺口十二处,断小洋桥五座,电线杆一部,俘敌九0余,毙敌五百余,缴六0炮一、重机枪一、轻机枪九,汤姆一,补充步枪六一,枪筒一、弹药一部。我伤亡营级(四)以下233人,损失机枪二。
毛于十二月十六日一时,复电粟裕,复电说:十四日亥时(21—23时)电悉。部署甚好。
  第七份电报: 1949年1月23日华野报军委、华东局、中野
——先遣纵队12月份在淮南配合主力作战——
先纵12月份协同江淮豫西武装配合淮海第二阶段对蚌南破击袭扰战果:共破路两次,8日夜破击滁县至沙河段。10日夜破三叉河至平山黄段,共破路十一里半。克价家港据点,俘敌十八,毙十人,缴步十六,我伤三,亡一。
  18日一支配合豫西武装(独立旅),于舒桐路南港正歼敌一四七师五二二团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
  2003年11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张震回忆录》上册,第307页记载:“(1948年5月)离开濮阳之前,华野还组成了以孙仲德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委的先遣纵队,准备参加歼灭敌整编第5军的作战后,即渡淮河进入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并先期渡过长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我主力部队渡江创造条件。”《张震回忆录》记载佐证了东南华东野战军正式组建先遣纵队之事。
原粟裕秘书朱楹将军告诉我,粟裕与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来往电文很多,至今没有找到。如果将这些电文找到,一定非常精彩。
  原华东野战军侦察科测绘参谋何希群,解放以后曾任军委装甲兵作战处长。现在和我住在同一栋楼里,我们是邻居。有一天,散步时遇见我,何希群伤感地说:“晓燕啊,我们侦察科就剩下我一个人了,侦察科的同志们都走了。”我理解他的心情。
  我问何希群前辈:“淮海战役期间,粟裕、陈士榘、张震发给中央军委三份电报,报告先纵战绩,电报说:‘先遣纵队十、十一两月在淮南配合主力作战情况,十一月破路战果,共破路三次,翻路二十余里,炸缺口十二处,断小洋桥五座……先纵十二月份协同江淮豫西武装配合淮海第二阶段对蚌南破击袭扰战果:共破路两次,八日夜破击滁县至沙河段。十日夜破三叉河至平山黄段,共破路十一里半……’我发现华野这两份电文报告先纵战绩比谭启龙政委写的回忆录少报了两次。电报中说炸缺口十二处,缺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你们刚开始炸铁路桥,后来不炸了呢?”
何希群前辈笑着告诉我:“刚开始,我们积极地炸铁路桥,把铁轨炸成麻花状,给敌人修复制造麻烦。后来上级下命令,不让那么干了,因为淮海战役以后,我们大军渡江还要用这些铁路和铁路桥。所以,后来我们就没有再炸铁路桥。破袭铁路时,我们掩护民工把铁轨和枕木抬走,然后在那个地方炸个大深坑。刚开始我们破坏铁路桥,也只是炸桥面,没有破坏桥墩,因为桥墩炸了不好修复,我们以后还要用呢。那时严科长得了肺病,身体很不好,他每次都亲自带领部队破袭铁路,来往路程都在百里路以上。”
  听何希群前辈一番讲解,我明白了电文中缺口的含义,解了我心中的迷!”
 
从华东野战军侦察科资料看,华东野战军侦察科与侦察营参战部队直接受粟裕司令员指挥,不归先纵领导,因此总部侦察营伤亡没有纳入先遣纵队伤亡统计之内,侦察营成员大多数都是从各个部队调来的38年、39、40年入伍,具有多年作战经验的优秀侦察老兵。因为无后方作战,伤员得不到救治和安置,侦察营的老兵为了不影响部队行动,负了重伤故意往前冲,打死不回来。完成作战任务,近一半人没有回来,活着老同志,讲到他们就会落泪。
出发时华野总部侦察营两个连,每个连180余人,完成任务归建一个连还有120余人,另一个连仅剩ba、九十人。
 《粟裕传》记载,在即将发起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关键时刻,粟裕电示先遣纵队,要他们坚持淮南敌后游击战争,以配合主力作战为中心,协同江淮军区部队破袭津浦路徐蚌段,切断徐州之敌南逃、宁汉之敌北援的通路,钳制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增援徐州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的行动。先遣纵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把对津浦线的破袭战贯穿于淮海战役全过程,使蒋军始终未能发挥津浦路的作用,使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不能放胆北进,直接配合了围歼黄维和阻击李延年、刘汝明的作战。淮海战役结束以后,他们与苏皖地方部队并肩作战,在津浦路两侧阻击南逃之敌,乘胜解放了合肥以及江苏、安徽两省江北大小城市,并为后来的渡江作战作了必要的准备。
《粟裕传》以上文字解读了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有关先遣纵队作战任务的电文。
朱楹将军告诉我:粟裕首长曾经对我说:“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在淮海战役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朱楹将军还对我说:“过去,大家都没有认识到组建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的重要性。因为,粟裕首长的提醒,我们才开始注意搜集有关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的资料。今后,人们会逐渐认识到组建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重要性的。”
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最后的去向
 《粟裕年谱》《谭启龙回忆录》记载:1948年先遣纵队在濮阳正式组成。1949年1月28日中共中央电令华东野战军解除渡江先遣纵队单独渡江的任务,于合肥集结待命。3月初,先纵奉命开赴蚌埠,实行改编,其中连级干部半数、排级以下人员全部,直赴徐州,归特种纵队建制,作为建设现代化机械兵团的骨干(到特纵的人员:一支队大部分参加坦克团及特校,四支队大部分参加野炮团,七支队大部分参加高射机枪营及野炮团,直属队大部分参加教导团);
其他半数连级干部和全体营以上干部,到蚌埠待命,分配工作;原在淮南坚持斗争的部队,归还原建制。独立支队的二营归建于华野四纵三十二团,其余成为炮三师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的骨干基础;随军南下的地方干部,归华东局统一分配。这样,成立9个多月的先遣纵队,由于革命形势飞速发展的需要,就分别归入华东野战军新的战斗序列。总部侦察营由营长章宏带领加入我海军扫雷大队 。
 从以上史料和电报来往,看到了我军的军事民主,我军决策,通常是由战争指导者与战区指挥员不断交换意见,在共商互补的基础上确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不难看出粟裕亲自抓组建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是从战略层面考虑,在战役层面组织实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作战部署,此部署经过战争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成功的,是粟裕切合战争实际需要、战场实际的创造范例。先遣纵队在豫东战役、淮海战役、以及为渡江作战作必要的准备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原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说:“粟裕同志对待上级指示的态度,一是执行坚决,二是勇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供上级参考,三是在执行时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在长期战争中,粟裕同志对于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从不讲价钱,总是以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服从之。根据战略大局的需要,他执行命令不惜牺牲自己所部的局部利益。。。。。。。粟裕同志在坚决执行上级指示的同时,又很注意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胸怀全局,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勇于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一点在淮海战役之前和战役进行中表现得很突出。有的同志问我,粟裕作为一代名将的特点是什么?我回答是:深思熟虑,机断专行,在谋略上用奇谋,出奇兵,建奇功……”
  我们从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老前辈留下的珍贵史料;粟裕、陈士榘、张震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酉时,致电中央军委,刘司令员、陈军长、邓,华东局。电报说:先遣纵队十、十一两月在淮南配合主力作战情况——先遣纵队酉戊两月战况。
  电文中:“沿途我无政权,经常遭遇土顽,战斗频繁,部队疲劳,稍有损耗,但士气尚高……”让我们看到了先纵作战的艰难困苦。先纵不像淮海战役正面战场,有庞大周全的后勤保障。先遣纵队因为是无后方作战,因此没有野战医院,缺医少药,伤员没有地方安置。先纵没有重武器,频繁作战后没有弹药补充。在淮南地区作战粮食没有保障,没有冬衣,指战员们只有单衣、夹被御寒。为了轻装应对频繁作战,先纵规定战士的背包不能超过3斤,干部不能超过5斤,经常查,超过重量自己往下拿。在这样的情况下先纵几乎没有逃兵。先纵是华东野战军抽调出来的精兵强干,大多数都是经历了长期战争考验,政治坚定、作战勇敢的老兵。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命令,听指挥,抱着革命不分南与北,英雄到处打江山的革命情怀,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此,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许多优秀的指战员在已经看到胜利曙光的时刻,依然不惜性命壮烈牺牲,成为新中国的奠基石而倒下,很多人至今成为无名英雄。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他们和他们心中崇高的精神和高尚情操。永远不应该遗忘了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这支几乎由共产党员组成的部队。
  楚青(整理) 粟裕谈淮海战役,粟裕在谈话中说:“在研究淮海战役和大兵团作战时,必须把主攻战场和钳制、阻击战场结合起来看,必须把战役的各个阶段联系起来看。”在研究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问题,正是这个问题。后人研究军战史,应该首先学习前辈们的实事求是精神和高尚情操,发掘和借鉴前辈们成功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严晓燕 2018年10月31日星期三


此文参考资料来源:
1、当代出版社出版的《粟裕传》
2、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张震回忆录》
3、2003年10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谭启龙回忆录》第308页《先遣纵队深入敌后》
4、1991年12月,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国防大学科研部编的《论粟裕的军事理论与实践》第11页张震著《创造性地运用毛军事思想指导作战的典范》
5、2001年4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清回忆录》
6、1998年,四川省新四军史料征集研究会出版的《华中烽火第四集》第32页原成都警备区司令员兼市委书记张玉成将军著《难忘的怀念》
7、原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指挥机关的同志于1987年陆续写给严振衡的信。
8、原华东野战军侦察科同志们著《深切怀念严振衡同志》
9、原粟裕秘书朱楹将军采访严振衡的录音
10、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原国防大学副校长黄玉章中将编著的《淮海战役的运筹谋划》
11、我拍摄采访原军委海军副参谋长范玉康录像
12、我采访拍摄原军委装甲兵作战处长何希群录像与文章资料。
13、2003年11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张震回忆录》上册,第307页
14、2008年6月,由江苏省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二十三军分会出版,原二十三军老同志们亲自组织编写的 《烽火忆当年——二十三军老战士征战散记》, 第386页,张玉成著《渡江先遣支队组建的前前后后》



电子邮箱:781632945@qq.com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www.gzn4a.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13740号-1 推荐使用 SogouExplorer(搜狗)浏览器 高速模式 1024*768 以上分辨率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