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刘楠鑫考上广州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而后2016年,升上大二的他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联合国内外500名大学生发起“毕业后公益图书室”。项目自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下设的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注和支持,学校团委也给予了很多募集书籍的便利,并发动学校师生一同加入志愿者。
“让书有人看,让人有书看。”这是刘楠鑫创立的毕业后公益图书室的宗旨。更加通俗的理解是,鼓励大家捐出家中闲置书籍,捐到偏远山区小学,让孩子们有书读。
虽然取名为“毕业后”,但让人诧异的是,这个发起于广州高校、运营3年多时间、在全国建成超过1488家公益图书室的组织,是由一群在读大学生运作起来的。
今年入围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全国赛的他们,也将于12月赴东莞参与终评。
身为曾经的留守儿童,“毕业后公益图书室”的创始人刘楠鑫怀抱着最大程度的同理心,让更多人的童年不再有遗憾。
而谈及这份慈善事业的缘起,则要从一本偷来的童话故事书开始说起。
人生中的关键选择,看似偶然,细究之下,却会发现早已打下伏笔。说到发起“毕业后公益图书室”的初衷,刘楠鑫讲起了自己的童年。
刘楠鑫的老家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对面就是四川的大凉山,那里的条件与大凉山相比“好不了多少”。4岁时,父母到昭通去打工,一年才能回一次家。刘楠鑫跟随外婆生活,成为一个“留守儿童”。上学开家长会,他要央求邻居帮忙代开;想爸爸妈妈了,他要跑好几里山路去村里的小卖部才能打上电话。
没有父母陪伴,没有伙伴玩耍,喜欢历史故事的刘楠鑫常常自己捏几十上百个泥人,扮演军事家指挥打仗。夏日晚上,他喜欢躺在地上看星星,身旁萤火虫飞舞,周围莽莽大山,刘楠鑫渴望长大后也能走到山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学时学识字,刘楠鑫的班上只有一本上届学生留下的新华字典。同学们将这本字典分成两半,翻得破破烂烂。四年级时,校长给刘楠鑫的班级上课,说起他的办公室有课外书。那时,刘楠鑫还不善于主动和老师交流,周末,他和班上几个同学偷偷爬水管进了校长办公室,他拿到了一本《阿凡提的故事》。
“这本书,当天下午我就看完了。后来又反复看,甚至在放牛割猪草时也拿着看。最后这本书被我看烂了,也没拿回去还。那时,既怕老师发现,又舍不得还。”
这个故事在他小小的心中,涌起了巨大的能量。原来,童年不仅仅只是贫瘠的,还可以有童趣、有知识,有待在原地就可以游览世界的方法,那就是书本和阅读。
2014年,刘楠鑫考上广州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他参加了学校里的许多公益社团,也组织过同学去特殊学校当志愿者。
大二上学期临近期末,刘楠鑫帮助大学城的小商贩们搭建起了线上点餐平台,短短一星期,同学们足不出户就能点餐,小商贩也轻松地就能售卖小吃。这有点超出刘楠鑫的意料。他开始琢磨,何不借鉴这种牵线搭桥的做法,帮助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让他们也能有书读。
对于行动派刘楠鑫来说,一个冒出来的小小念头不算珍贵,而付出实际行动,把想法变为现实,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情。
他首先想到的是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但是困难也随之来临。
那时候,他身边并没有有志于此的朋友,也没有好的资源可以利用。于是他便想着联合外校学生,特别是一些名校的优秀学生来一起组建团队。但对于那个时候仅仅是一位普通高校的大二学生来说,身份和经历都不足以让刘楠鑫有很强的号召力。
“你不是顶尖名校的学生,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经历和才能,别人凭什么跟着你来干这件事情呢?”说起这些,那个时候的窘迫和困境,仍然历历在目。
但是刘楠鑫并没有被这些外在的客观原因所吓倒。他首先想用一些亲身经历,从感性的角度来打动别人。于是他写了一封充满诚意的倡议书,里面讲述了他在一个星期之内利用线上点餐平台,凝聚了两万多名粉丝的事情,以及他对于公益事业的愿景。
写好倡议书后,他让学校的同学帮忙向外校学生宣传。就这样,刘楠鑫一点一滴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与。
为了找到合适的图书,刘楠鑫和伙伴们端着纸箱子到各个校园去募集书本。在这群年轻人的努力下,很快,第一家“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在清远佛冈的一所乡村小学建立起来。
他对于公益事业充满了热情,一点一滴的努力都让人看在眼里,正是这份热情打动了别人,让他们愿意参与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他慢慢联合起了来自清华北大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的500位学生,一起做起了“毕业后公益图书室”项目。可以说,正是他投入的巨大热情与努力,才一点点地凝聚起如今的团队。
团队得以顺利组建之后,刘楠鑫与小伙伴的公益之旅正式启航。他们在广州的各个大学里收集旧书,整理之后再运往山区学校。
2016年3月14日,毕业后公益图书室以广州大学为主要阵地,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七所学校为辅,开展了第一次公益收书活动。当时参与的志愿者有上百人,共收到上万本旧书,也算是首战告捷。但因书籍较重、距离较远,运输的费用问题,对于一个学生团队来说,开始变得无法负担。
但是这个困难并没有困住充满坚定决心的刘楠鑫,为了能让这个项目正常运转下去,他与团队成员一起贷款了五万块钱,用于书籍的运输和分发。而除此之外,他们还省下自己的生活费,为了能够给山区孩子多运输一些书籍。
有了资金的支持,项目终于得以正常运行下去。刚开始他们选择书籍的标准是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想着自己十年前作为孩童是否会喜欢这类书籍。
后来团队年终复盘的时候进行了第一次的书单改革,团队慢慢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书籍选择体系,他们把这个方法叫做18步法则。
到了今年,团队进一步研究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陪伴的缺失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而有同样经历的刘楠鑫,也深深明白着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多大的孤独和不安。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进一步规范书籍选择体系,建立了三类针对性书单:安全书单、情商书单、心理书单。所有的配书都是按照这三种类型进行分类,进一步做到了专业。
为了将大公益活动推广开来,2017年1月的学生寒假,毕业后公益图书馆组织了一场名为“千图计划”的活动,号召全国大学生捐献自己的闲置书籍,为边远山区农村、城镇中小学搭建公益图书室。这种便于学习、模仿的创新项目,让更多的人可以以较少成本,较低门槛参与慈善,从而让更多的山区孩子有书可读。
刘楠鑫认为,一般公益组织中,志愿者的参与程度相对较浅,但在“千图计划”中,牵头的志愿者就是一个中心,其焕发出来的能量,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千图计划”唤起了许多走出家乡的知识分子反哺家乡的情怀,让他们有了新的途径为家乡做实事。
“毕业后公益图书室”与许多其他的校园内公益项目一样,在联合发起人毕业之际,会遇到团队交接的问题。面临着到底是要坚持自己将这个项目做下去,还是把项目交给校内下一任负责人这两个选择,刘楠鑫他们为了保持项目的初心,咬牙做出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定。
为此他们放弃了在大三考研、找实习,立下了“君子协定”,无论项目进展如何,都不能放弃这个项目,并且考虑到项目的广度,他们不再局限于校园内,而是走出社会,艰难地寻找起合作机会。
不负苦心人。面对他们的努力以及对公益事业的热爱,社会还是给了他们良好的爱心反馈,有许多人都给予他们莫大的帮助。
比如在团队没有办公场地的时候,李环霞女士在白云区物流园里面的一个宾馆,花了一百多万把它改造成办公住宿和仓储一体的空间,然后免费提供给团队一直使用。
在项目运营得不好的时候,李环霞女士也一直鼓励他们坚持走下去,没有一丝责备,这给了团队莫大的信心和鼓励。李环霞是一名出身于农村的企业家,也正是“毕业后”的取名人。“毕业不分前后,书香一脉相传。”
△受助建设图书室的乡村学校发来了感谢信
而除了李环霞女士之外,资深媒体人、公益人何雪峰老师也给予了刘楠鑫很大的帮助。就是这样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指点,让团队小伙伴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力量,而这份责任与重托让他们选择坚定走下去。
这份不懈努力,也让他们有了最好的回馈。截止目前,“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已联合365家知名企业、10000余家爱心单位、40万志愿者、110万爱心人士撬动7000万公益价值,为国内偏远地区乡村小学建立1488间公益图书室,输送精准课外读物达240万册。
随着“毕业后公益图书室”这个项目越发成熟,新的慈善模式也应运而生,而这一次,刘楠鑫团队选择与“战斗力”超强的粉丝团进行合作。
“我真的惊讶于粉丝团的执行力和行动力,他们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完成筹款、书籍的收集、分发和运输,效率比很多专业公司都要高。”
在看到了粉丝团在慈善项目中的巨大潜力,刘楠鑫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发起了“美好应援计划”。
美好应援计划是希望联合知名艺人,利用明星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号召粉丝一起关注“毕业后公益图书室”项目。迄今为止,“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已经与包括蔡依林、范丞丞、边伯贤、邓紫棋等65位明星,1000家粉丝团进行应援合作。在毕业后建成公益图书室中,有超过100家公益图书馆是由明星粉丝捐赠的公益图书馆,“从活动发起开始,几乎每过两天都会有一家明星公益图书室落地。”刘楠鑫说。
粉丝纷纷响应自己偶像的号召,参与“毕业后公益图书室”项目之中,捐钱捐书,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这期间,也少不了志愿者的协助。
从全国各个不同地方运转而来的数百个快递堆积在位于嘉禾望岗的毕业后公益图书馆广州总部,快递在前台堆成小山包,再溢出门外。包裹着超过2万本书的数千个快递,需要大量的人手帮忙拆卸包裹、分类书籍。
周末有超过20个粉丝来到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在没有空调的炎热环境下拆快递、分类书籍。粉丝中有高中生、大学生、已经就业工作的,甚至还有六年级小学生。
在刘楠鑫看来,这也是毕业后公益图书室从面向大学生群体拓展到社会群体的尝试。目前明星图书馆建立方式是通过向明星粉丝募集书籍,然后向偏远学校捐赠标准2000本书的图书馆。同时按照不同图书馆建造标准,粉丝应援会要支付包括图书运输、图书馆书架以及宣传物料的费用,数千不等。
刘楠鑫曾经因为一句话受到过很多的质疑,当时还在大学校园里的他,信誓旦旦地说:“大学注定要做一件连马云都做不到的大事”。
现在的他仿佛已经不在意当年那个有些“狂妄自大”的诺言。
还能做多少事,还能给多少孩子送去书籍,还能在多少个地方建立多少个图书馆,在经历过很多个尝试之后,这些变成了现在的刘楠鑫更加关注和在意的事情。
“我们还经常在QQ上收到孩子们信息,他们会告诉我们最近看了什么书,考了多少分,如果老师偶尔没有开放图书室,他们还会‘打小报告’,我们就会去了解情况,督促老师开放图书室。”刘楠鑫说,“正是这些正向反馈让我们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如今,“毕业后公益图书室”的总部办公室也被布置成了小图书馆的模样。周边城中村的孩子们在节假日经常来这里看书做作业。“我们有时候也会对他们进行一些辅导。”刘楠鑫说。
2018年12月,他们在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毕业后公益专项基金。今年,“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毕业后公益基金”作为广东代表之一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全国赛终评,终评将于12月2日在广东东莞举办。
从一个需要从老师办公室偷故事书的留守儿童,成长为让成千上万个孩子有好书可读的公益人,这样的转变是巨大的。刘楠鑫站在这些孩子的去处,望着他们的来处,希望用书籍和知识,给这些小小的孩子铺一条光明可见的人生坦途。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这是我们曾经儿时排着队唱的歌,这歌声,歌词所透射出来的“爱祖国,爱人民” 在当今这个时代是何等的重要,歌声,歌词可以播下爱国的种子!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