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活动

首页 / 五分会 / 分会活动
分会活动

怀念母亲——童鸿影

来源:  作者:肖春临  日期:2019-10-17 20:36:01  点击量:[]

怀念母亲——童鸿影

 肖春临


image.png

母亲童鸿影


姥姥说,妈妈193111日在青岛市一所基督教堂里出生。那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教堂的钟声刚响起,一群大雁飞过,大雁的影子透过窗子从妈妈的小脸上飘过,呈现一幅“飞鸿掠影”图画,姥姥便给妈妈起名“童鸿影”。期望妈妈要向大雁那样志存高远,勇敢、刚强。姥爷当时是青岛市唯一一所公立中学的校长,中共地下党员,曾将一批又一批学生发展成中共党员输送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姥爷姥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英语高材生,他俩合作翻译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和抗日文章,并将其连载在亲手创办的青岛《抗日三日》英文期刊上。那年月,姥爷姥姥看到形势趋紧、战乱迫近,忧心妈妈的学业,就将4岁的妈妈送进公立小学读书,寒暑假不让妈妈放假,还要妈妈去私塾学习。两年后,6岁的妈妈便随父母离开青岛,举家迁往抗日根据地卾豫皖边区。青岛留给了妈妈美好的童年记忆;学校、海浴场,太姥爷下班带回的油条豆浆花生米,和少儿玩伴们赶海捉迷藏。青岛更留下了妈妈心中水远的伤痛;特别疼爱她的太姥姥太姥爷,8个舅姥爷、姨姥姥和30多个表叔表姨,这个有3个火车司机的工人大家庭,因拒绝给日本人开火车,除一个当养童养媳的表姨外,全都在抗战时期饿死病死了。解放后,妈妈多方打听,终于在1985年得到了这位幸存的表姨的消息。妈妈常给表姨通电话寄点钱,以寄托她的思念。

 

image.png

母亲19473月在延安

 

1939年,我姥爷童世光任天汉中心县委书记,他根据党的指示,把县大队的两个中队100多人及90多条枪送给了豫卾挺进纵队第四团队。并让地下工作者余秉熙(安琳生)伯伯将9岁的妈妈送到第四团队。1940年初春,团长李人林新婚燕尔,媳妇邓启群细心照顾着满腿长疮体重不到40斤的妈妈。解放后,妈妈让我叫邓启群老人为“邓姥姥”,她的孩子称呼我爸爸、妈妈“肖叔叔、小童姐姐”。虽辈份乱套,却很亲切。两位善良热情的老人一直对人很好,我去北京时常住她家。那是1988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在北京这位中国基建工程兵司令员家中,曾任豫卾挺进纵队第四团队团长的开国将军李人林司令员,爽朗大笑说:“你姥爷1940年对我们部队最大的贡献,就是给我们送来了4个媳妇和一个小演员。”4个媳妇指的是妈妈的4个叔伯姐姐,她们是大地主家的小姐,读书多,参加新四军,后来都成了新四军五师能文能武的女干部,都成了卾豫边区抗日将领的媳妇。一个小演员自然说的是我妈妈。邓启群老人笑逐颜开地回忆着:“你爷送来个壳壳,这个壳壳会唱歌。什么歌,我教一两遍,她就会唱,教那些小兵,教半天也不会唱”。“那当然哟,参军前我妈是青岛受过教育的小姐,在公立小学上过音乐课。我姥姥是教会学校老师,经常教我妈识谱唱歌。基础不一样。”我替小战士们抱打不平,因我爸也不会唱歌,他是放牛娃出身。“说得有道理。第二天,我牵着她的小手到祠堂,给那里的伤病员唱歌。你妈小小年纪,在血肉模糊的重伤员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一连唱了几首抗日歌曲,整个祠堂的伤病员都不叫了,安静地听你妈妈唱”。“唱歌有那么大的作用?”,“是啊,鼓舞土气嘛,不然战斗部队怎么会有宣传队。”看着老人说话的得意劲儿,我也高兴,仿佛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祠堂里给伤病员使劲唱歌。猛然使我想起原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陈策叔叔讲过的话,当年他是第四团队宣传队队长、他自豪地对我说:“你妈小童是我们宣传队最好的小演员。1941年年初我们送她去边区党委直管的孩子队,在那里是很出名的,尤其京戏唱得好,陈少敏大姐夸你妈是我们边区的小梅兰芳。年纪小,又是专员的女儿、环境那样苦,又不掉队又不回家,你妈人小志气大不简单呀!


image.png

母亲1949年秋 武汉

 

妈妈到孩子队,经过严格训练,以后又到军分区文工团、师部文工团,和吴道英、胡璇、米林、李长华、戴冠雄(戴光君)、黄勤、杨火星、杨争荣(钟平)等叔叔阿姨成了终身挚友。每逢相聚,又说又笑,热闹非凡,比亲兄弟姐妹还要亲。每当大家一起回忆当年所唱的歌时,只有妈妈能唱全歌词,叔叔阿姨都笑着说,还是小童记忆好。北京的吴道英妈妈待人亲和、细致、周全。文革中,我家落难,我们每次到北京,她都会一如既往地悉心照料。她给予了我博大的母爱,她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1981年的一天,吴道英妈妈由北京来广州我家,吴妈妈对我妈说:“陈(少敏)大姐临终前,我们几个在京的五师孩子队员一起去医院看她。大姐骨如柴地躺在病床上缓缓地说:‘想小童哟,想听她唱《打渔杀家》’。我们没办法;给她表演了一段《小放牛》。” 妈妈双眼一抬,坚定地说:“我这就唱。海水……滔滔……波浪翻……妈妈经常唱这段京戏,而那一次声音最洪亮,直传九霄。妈妈相信,慈母般的陈少敏大姐一定能听到。李长华叔叔说,抗战时期部队经常行军,你妈年纪最小,首长们总是惦记着她,李先念师长、陈少敏大姐等首长时常让马给你妈骑。马一来,我就拿腔拿调地大声:“请童小姐上马”。“你妈嘴一噘,不上马,最后还是马夫把她举到马背上”。妈妈自己也说1942年,她在抗大青训队读书时,抗大教育长邝林(黄宇齐)嘱咐管理科长刘继华,行军时让小童骑会儿马,小童年纪太小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妈妈得到众多首长的关爱,战友们的帮助和边区人民的支持,这份深情厚谊将妈妈培养成正直善良、热情大方的人。

 

image.png

母亲1952 武汉

 

解放后,妈妈总是无条件地帮助方方面面的人,尽可能地帮他们解难,即使自已深陷囹圄,也竭尽全力。多年后,刘少卿伯伯的儿子刘楼松,白相国伯伯的儿子白鲁林,周琳伯伯的女儿周飞,季达叔叔的儿于季键等人谈起在缺吃少穿的六十年代,妈妈对他们的照顾,都充满感激之情。妈妈在革命队伍里成长,不断受到关爱,又不断付出爱心。助人为乐是她的生活要素,使她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乐趣,收获人生幸福,践行她对社会的责任。妈和爸爸一样,参加革命的第一站是豫卾挺进纵队第四团队,所以他们对新四军五师有着特殊的感情。新四笔五师及豫卾边区的老首长老战友们无数感人的故事,妈妈给我们进了五十多年。前辈们用大爱之光,辉映人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前辈们的事迹,使我做人有榜样,做事有准则。


image.png

1960年春节全家福 长沙

image.png

196712月全家福 广州


我曾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工作过。有一次,中科院广州分院梁院长突然问我:“你妈叫童鸿影吧?“是啊”。院长眼睛一亮,提高了声音说:“你妈真不愧是从小参加革命的。在六六年那个疯狂的年代,强行给干部扣上叛徒、内奸、走资派的帽子,喷恶语、抽鞭子,打翻在地再踩上一脚。你妈却能站出来说真话,浩劫之时这样做不易啊。” 我回家问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我:“文革开始、中南局干部队伍瘫痪,我和你张阿姨因出身好进入专案组,去梁嘉的老家广东开平外调。村里的老乡个个说他的好话。梁嘉的经历和你姥爷有些相似:地主的儿子、老大学生、老党员、将自家的地分给贫困农民”。中南局的张淑英阿姨也心直口快地对我讲:“你妈从小参加革命,又是干部子弟,我是纱厂小童工,我俩根红苗正,是党最信任的人,派去调查梁嘉。调查材料上交后,梁嘉成了中南局第一个被解放的干部。其实当时军管会要的是黑材料,不是真材料,外调回来后,我和你妈就不再是专案组的人了”。是啊,要是中南局军管会专案组一直用像张阿姨和我妈这样正派干都,敢说真话,尊重历史,尊重老同志,专案组的冤假错案就会少一些,解放干部就会多一些。可惜,谁也摆脱不了历史的局限。中南局的王匡伯伯1944年随王震的部队南下,到以新四军五师为主体的中原军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和爸爸妈妈相识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年代,一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王伯伯和田蔚阿姨待人和蔼可亲,常叫我去他家拿他老家东莞的荔技香蕉。王匡伯伯也对我说过:“你妈妈真是个好人呀。文革时,我被打倒,是牛鬼蛇神,到五七干校强制改造交代问题,天天除了写检查就是劈烧柴,难得熬出个头啊。你妈是走五七道路的干部,给大家做饭。她一会宽慰我,‘王匡,别唉声叹气的,一切都会清楚的。来,我给你唱段戏’。一会对我说,‘年纪大了,哪劈得动柴,坐下来喝茶。我叫年轻干部劈柴。别怕!’喝绿豆汤,骨头汤总是先给我盛一碗,你妈做的饭真好吃。在那里,我过了些轻松的日子。”我妈会做饭是有名的,不少人享过此口福。爸爸妈妈南来北往的老首长、老战友到家里来,都是我妈下厨做饭款待,从不到公家吃小灶。六十年代,何莲芝老人时常随董(必武)老到广州冬休。这位四川老红军吃不惯广东菜,就到我家来吃妈妈给她做的川菜。一天,她指着我穿的红灯芯绒布鞋问:“这双鞋真好看,在哪买的?”我回答:“妈妈做的。”何莲芝老人不解地对妈妈说:“小童,你从小在部队长大,供给制生活,想不到又会做饭,又会做鞋”。妈妈说道“我原来哪会呀,这不是逼出来的。健章又不管家又好客,我不做怎么办。广空飞行灶的大厨师都是我的朋友,教我做菜。有时吃到好菜,回家一做就会,无师自通。我家男孩多,穿衣破得快,布票少,旧衣服铺壳子纳鞋底,奶奶在农村织的土布也能派上用场。“我也会纳鞋底呢。”何莲芝老人绕有兴致地说。妈妈拿出几双纳好的鞋底,何莲芝老人看后连声说不错。妈妈做活特别精致,她锈的枕头套,织的毛衣,给我女儿做的绣花裙,许多人见了都问是在哪里买的。家里的樟木箱罩子,折叠木椅垫,床头垫,沙发垫,窗帘,大小衣服等都是她亲手做的。

妈妈一生直爽,直爽得让她的战友都替她担忧。中国中医院院长严荣阿姨抗日时期是新四军五师的医生,从北京来我家,与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小童1956年反右,我最担心你。你心直口快,有意见憋不住。”“我对人有意见当面提出,说了就算了。1956年向党提意见,我对党没意见,嘴巴闭得紧紧的。解放后历次运动我都不说话,用运动整人不是正派人所为。文革搞得那么热闹,我没写一张大字报。说我保皇派,逍遥派,划不清界限,不能继续革命等等,我无所谓。我心想,我革命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呢。我看到有人借机发泄个人恩怨,落井下石整人,这种缺德事我坚决不做。”妈妈痛恨两面三刀、出尔反尔的人,一经发觉,绝不往来。妈妈一直把心直口快作为自身优点而自得,即使受打击,也不改生性。到晚年,她似有所悟:“直爽就是头脑简单,缺乏深思熟虑呀"。

妈妈是真诚的,真诚得让人佩服。1967年,中南局建工局的造反派到妈妈这里来调查建工局领导的黑材料。这位领导的在两年前“四清”时将妈妈打成现行反革命”,幸得中南局陶铸书记派工作组到进行检查、及时为妈妈平反。妈妈对来人说:“他是整过我,但这事当年组织调查已有结论,不必再提。至于他有什么其他问题,我不知道,不能乱说。”1977年,北京一位阿姨到广州给单位的地震棚搞竹子。妈四处张罗替她搞到了大批竹子,高高兴兴回北京了。这位阿姨年轻时在感情上伤害过妈妈,我不解地问妈妈:“你原来对她那么大的意见、干嘛还这么帮地?”“毕竟是老战友嘛、是给公家办事、人生地不熟,不帮不行啊。”妈妈平静地说。在家里,妈妈管家特别严格,经常批评司机、公务员。可他们和妈妈的关系都很好、离家多年,至今与我们保特来往。我想原因有二:一是他们的实际困难,妈妈总是千方百计地替他们解决;二是妈妈不了解情况时批评错了,能诚恳地向他们道歉、认错。我家原来的工作人员都说,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得可贵。我家小张司机说他在几个首长家干过,还是觉得我妈对他最好。


image.png

董必武主席作词书赠母亲 广州小岛宾馆


image.png

19729 广州


爸爸生前说,你妈每逢大事不糊涂。年轻时,我刚结婚就要求离开机关下部队去打仗,李先念师长舍不得让我走,问你妈怕不怕当寡妇,你妈毫不犹豫回答:不怕!全力支持我下部队。解放后到苏联学习,我只有三年私塾文化基础,去学空气动力学等高等课程实在学不下去。我给你妈写信,想打退堂鼓。你妈回信说不能辜负党的培养,不准退学,死也要死在课桌上。我还真的两次休克在课桌上,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修机场,搞飞行训练,我经常不在家,家里家外的事她个人忙,从不让我操心。文革时期我被打倒,她对我说,打死不能说假话,斗死不能自杀,不自杀问题总能搞清楚。她不顾身体虚弱冒着危险上京给我送材料。再就是她找来个干杂技的当女婿,当年那么多人反对,她不理睬,现在看来这个女婿找得很不错。你妈办事极其认真果断,她跟着我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不容易。


image.pngimage.png

1954年父亲赴苏联学习前,父母亲在武汉


image.png

19908月在北京中南海与国家主席李先念合影


image.png

我和父亲肖健章、李学先老爸19908月在内蒙


image.png

19908月,我和我爸、女儿在二连中蒙边界国碑


image.png

母亲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image.png

2007年女儿婷婷与姥姥 广州


妈妈直率真诚,时常会当面弄得人下不了台,但她从不背后整人,这种率真性情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她不说假话,不说虚伪话,人们跟她说话没负担。妈妈热情大方,见人有难总要帮忙,不管熟不熟悉,有无成见。妈妈唯下不唯上,唯实不唯虚一贯同情弱者,帮助了许多非亲非故的人。妈妈那一代真正的共产党人用行为告诉我们:心中有大爱,肩上有责任。爱心和责任,会让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大爱无言代代相传,传递温馨,传递幸福。天老地老,爱心不老,责任常在,生生不息。我的朋友说,世上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该当皇帝,该当喇嘛。我想,妈妈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跟党走的,一走就是七十多年,不掉队、不停步,付出了满腔忠诚,看到了国富民强。我深深地爱着妈妈,爱她的刚直正派,爱她的真诚善良,爱她的热情大方。

 

 妈妈在2019929日因病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201910105479秒,妈妈平静、安详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8岁。

 

妈妈,祝您在天堂里与爸爸、战友们、亲友们相聚。

安息吧,亲爱的妈妈,一路走好!

我们永远怀念您!

                       

                       image.png

image.png

2019930日,母亲与部分战友们及子女庆祝共和国70华诞 广州


  撰稿:肖春临

  整理:胡峻


电子邮箱:781632945@qq.com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www.gzn4a.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13740号-1 推荐使用 SogouExplorer(搜狗)浏览器 高速模式 1024*768 以上分辨率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