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上午在江阴长泾镇政府会议室,会长符惠明主持本会中心组2024年第3次集体学习。本次学习活动,特邀中国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领导专家常浩如、王伟、苏中保,江阴市新四军研究资深专家徐泉法,长泾镇和祝塘镇领导薛建国、孙仲英、马军、姚陈颖等列席学习活动。
本次学习活动采取参观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中心组成员首先走进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旧址开展现场参观学习。
江阴是江南抗日义勇军的诞生地,长泾及周边地区是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之一,是东路军政委员会、中共江南区委员会、“江抗”东路指挥部、新四军第六师师部的重要驻地。“江抗”和新四军驻长泾期间,独立自主领导开展“扩军建政”工作,发展、巩固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整个苏南的新四军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领导和指挥苏南地区党的抗日武装,至1941年7月,部队已发展壮大到6个团,控制苏常太、澄锡虞、青昆嘉地区大小市镇94个、人口约200万人,基本形成了以苏常太、澄锡虞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现场参观期间,大家认真浏览了“抗战燃烽火、忠魂铸铁军”“日寇犯长泾、泾水腾怒涛”“铁军驻长泾、抗日奏凯歌”“英烈传千秋、精神颂万代”“戎马建奇功、一生献人民”等五个篇章的展陈以及珍贵的史料、实物等。大家边听边看边研讨,一致表示,新老“江抗”和新四军在长泾战斗的每个历史片段都充分表明,全面抗战时期,新四军、“江抗”和长泾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抗战胜利;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旧址,是铭记革命历史、传承优良传统、弘扬铁军精神的优秀场馆,也是无锡新研会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基地。
随后围绕新四军六师师史编撰工作主题,符惠明会长主持专题讲座学习。
应邀参加活动的中新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常浩如、副主任苏中保以及中新会常务理事、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王伟,作为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和新四军史编撰工作领导先后发表讲话,对新四军六师师史编撰工作作出专业指导。在迎接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2027年建军100周年之际,中新会规划编撰包括新四军各师师史在内的系列丛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中新会部署和推进编撰工作过程中,无锡新研会率先提出启动新四军六师师史编撰工作,具有示范意义和先导作用。讲话明确指出,六师师史的编撰要参照和依据新四军战史的体例采用编年体写法;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六师的历史根脉、多维边界等难点重点;要从研究形成大框架入手,逐步推进和深化;要对丰富史料进行集成优化,确保系统性权威性;要加强编撰工作力量整合,按时高质完成编撰任务。
主题讲座后,肖根荣、郝志刚、徐锡清、沈志武等分别作交流发言,表明了对搞好编撰工作的信心。地方领导薛建国、马军等也交流了加强新四军历史研究和纪念场馆建设等方面的想法。
符惠明在主持讲座时作总结讲话。他表示,率先启动六师师史编撰工作意义重要,方向明确,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强调,必须服从中新会整体部署,领会吃透上级精神,再落实再研究再细化,整合力量,节节推进,担当作为,保质保量,力争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前完成初稿。
符惠明会长还向长泾镇政府赠送了无锡新四军历史研究的有关书籍;向新四军六师师驻地旧址和江抗祝塘纪念馆,分别授予本会“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铜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这是我们曾经儿时排着队唱的歌,这歌声,歌词所透射出来的“爱祖国,爱人民” 在当今这个时代是何等的重要,歌声,歌词可以播下爱国的种子!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