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毛泽东与黄埔军校:发挥黄埔师生独特作用
陈予欢
编者荐语:
本文作者陈予欢先生兼任湾黄会副会长、申遗委主委,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天下黄埔一家亲,亲爱精诚,我们一起努力发挥黄埔黄埔师生独特作用。
编者按
中共中央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毛泽东与黄埔军校有着较深的渊源,他不仅早年参与推荐革命英才投考黄埔军校,在上海主持第一、二期学员初试事宜,对黄埔军校始终保持关注,并高度推崇黄埔的革命精神,促使黄埔师生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独特作用。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黄埔军校建校99周年,回望百年毛泽东与黄埔军校、“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间的关系和渊源,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毛泽东与黄埔军校有着较深的渊源,他不仅早年参与推荐革命英才投考黄埔军校,在上海主持第一、二期学员初试事宜,对黄埔军校始终保持关注,并高度推崇黄埔的革命精神,促使黄埔师生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发挥独特作用。
1936年10月初毛泽东为团结抗日大计着想,建议徐向前给胡宗南等黄埔同学致信。1936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为徐向前起草致胡宗南(同为黄埔军校一期生)信中指出:“宗南学兄军长勋鉴:黄埔一别,忽已十年,回念旧情,宛然如昨。目前日寇大举进迫,西北垂危,山河震动,兄我双方亟宜弃嫌修好,走上抗日战线,为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而努力。……深愿与贵军缔结同盟,携手前进。蒋(介石)校长现已大有觉悟,甚为佩服。吾辈师生同学之间倘能尽弃前嫌,恢复国共两党之统一战线,共向我全民族最大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决一死战,卫国卫民复仇雪耻,当在今日。”为结成黄埔(军校)将领统一战线共同对外,进一步扩大黄埔将领抗日统战工作,1936年10月26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并率黄埔红军将领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萧克、左权、聂荣臻、程子华、罗瑞卿、陈伯钧、袁国平、宋时轮等《致蒋介石及国民革命军西北各将领书》中重申:“全中国人民所希望于诸先生的是奋起抗战的民族英雄,不愿诸先生继续内战成为民族罪人。尤其希望蒋先生毅然决然停止进攻红军的最后内战,率领全中国的武装部队实行抗战,以复活黄埔的革命精神,以恢复国共合作时反帝斗争的勇气。”
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总结抗大三年来成绩时指出:“抗大三年来有其贡献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成绩,……因为它还要造就大批年轻有为与进步革命的学生。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再次阐述黄埔军校在大革命时期的进步影响和作用。1939年5月30日他在撰文《永久奋斗》中指出:“在大革命时期,广东有两个青年团体,一个是青年军人联合会(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领导组织的革命军人团体),另一个是孙文主义学会(国民党右派在黄埔军校为了对抗革命团体青年军人联合会而建立的反动组织),这两个团体就是那两股潮流的代表。”揭示了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内青年军人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右派两个团体的斗争趋势。
1940年11月16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联名发出关于对黄埔系军人做统战工作的电报中再次重申:“这次苏北事件中,税警团(黄埔一期生陈泰运统辖)未参加反共战争,而该团干部大半是黄埔生。过去华北与朱怀冰冲突中,其中一个师也未参加反共战争,而该师干部同样也有些黄埔生。我驻阎(锡山) 办事处主任王世英同志(黄埔四期生)能与该地中央军的黄埔生高级干部进行很好的统一战线工作。这一切证明,我党我军中过去把黄埔生看作一个笼统的反共集团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有害的。在目前严重时局,急需改正此观念,不要刺激他们,而应以民族至上的观念来打动他们,使他们不肯投降日寇,使他们对反共战争争取中立或消极态度,这对挽回危局有重大意义。”此电报另载为《利用一切机会对黄埔系军人进行统战工作》,可见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对于争取与扩大黄埔将领统一战线寄予莫大希望。
1941年10月2日,中国共产党为团结黄埔师生促进抗战事业,同意延安成立黄埔同学会分会,时在延安的黄埔师生百余人出席会议,派驻延安的国民党联络参谋陈宏谟代表重庆黄埔同学会,前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朱德等到会。大会主席团主席徐向前致开幕词指出:“黄埔有革命的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为发扬黄埔传统精神, 而更加推进革命工作,成立同学会极为必要。”朱德发言指出:“黄埔在革命创造上、革命军队上、革命学术上,有其贡献,它特别是国共团结的好学校,我非常钦佩它的光荣的历史地位……现在国家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之秋,黄埔同学更需要团结,以贯彻抗战到底。”大会选举产生了徐向前、萧克、林彪、左权、陈赓、罗瑞卿、陈宏谟、郭化若、陶铸、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吕文远、曾希圣、吴奚如15名理事,候补理事有孟庆澍等5人,徐向前被推选为延安黄埔同学会分会主席。
1942年2月20日毛泽东致周恩来《目前应以整顿内部训练干部为工作中心》的信中指出:“林彪返延身体好了许多,惟尚须休养。他在兰州、西安统战工作做得很好,与胡宗南诸人曾有深谈。据林说,国民党统战工作很可开展,要我告你注意。”1943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延安会见新任国民党联络参谋徐佛观(留学日本士官生)、郭仲容(黄埔六期生),恳谈国共关系问题。1943年10 月5日毛泽东在《评国民党第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文中重申:“一切赞成‘打延安’的国民党人,不一定都是主观上打定了主意的投降主义者,他们中间有些人也许是这样想:我们一面反共,一面还是要抗日的。许多黄埔系军人可能就是这样想。但是我们共产党人要向这些先生们发出一些问题:你们忘了十年内战的经验吗?”阐述了抑制黄埔军人中国民党右派反共倾向要害的迫切性。
1944年3月22日撰文《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再次重申:“过去北伐时期,新军队比旧军队好,同建立黄埔军校就有关系。当时黄埔学生大部分是青年学生,这些青年有革命热情,又有知识,他们有了文化,其他军队就比不上了。”1945年4月24日他在《论联合政府》第三章“抗日战争的两条路线”指出:“1924 年孙中山先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召集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订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黄埔军校,实现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内战时期的中国红军,保存了并发展了北伐时期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民主传统,曾经扩大到几十万人。”毛泽东在同一篇文章中两次总结阐述了黄埔军校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创建发展红军时期曾起到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9年9月底,毛泽东与程潜、陈毅、刘伯承、李明灏、陈明仁等在天坛公园
1947年6月21日毛泽东在修改新华社时评《哀号无济于事》时,加写了两段:“黄埔军人中现在正发展厌战情绪,其中有些人正在酝酿反蒋反战,投奔人民解放军。这种情况,随着今后蒋军的失败,必定会有可观的发展,中国人民衷心欢迎这一发展。真正的黄埔革命精神,仅仅属于站在人民立场上的革命军方面,这就是事物的根本变化。”1948年10月上旬,周恩来向毛泽东等介绍正固守长春剩余地盘的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的情况,说明郑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人老实。“在目前情况下可能争取其起义,则对整个黄埔系军队的影响会很大。”毛泽东同意该分析,并由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并告林彪、罗荣桓等电,介绍郑的有关情况,指出郑“现既已动摇,可努力争取之。”
1948年10月19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东北局电文:“郑洞国为黄埔高级军官,此次又率部投降,萧(劲光)、陈(伯钧)应给以礼遇。”1948年12月17日他撰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对黄埔嫡系将领指出:“杜聿明(黄埔一期生)将军、邱清泉(黄埔二期生)将军、李弥(黄埔四期生)将军和邱李两兵团诸位军长师长团长: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黄埔一期生)兵团已在15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黄埔一期生)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 停止抵抗,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
1949年6月,毛泽东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49年9月23 日晚,他与朱德等宴请程潜(参与筹办军校)、张治中(教育长)、李明灏(黄埔军校武冈分校主任)、陈明仁(黄埔一期生)、曾泽生(黄埔高级班)、廖运周(黄埔五期生)等26位起义将领,应邀作陪的有李济深(副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党委书记)、聂荣臻(政治教官)、罗瑞卿(黄埔六期生)、张学思(黄埔十期生)等。
1951年12月28日,他提议陈赓(黄埔一期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52年5月正式上任。1952年7月11日毛泽东签署中共中央军委任命:陈赓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1954年9月19日,他在审阅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名单时批示:“同意周恩来提出党外人士加黄琪翔、郑洞国两人,黄与陈诚有较深关系,郑是蒋嫡系。”
1954年10月18日下午,毛泽东在紫光阁主持召开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致开幕词时指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我看可以分作三个阶段,…… 第二代是黄埔军,它曾经是一个革命军,革了前面所说的那个军队的命。……今天在座的中间,有许多人,共产党的非共产党的,都是亲眼看过、亲身经历的。我还曾经在上海为黄埔军校招收一期学生,地址是上海环龙路44号。周恩来总理是当时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以黄埔军为主干的国民革命军起初成立了八个军。黄埔军也曾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北伐时势如破竹,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脱离人民。
1956年11月11日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会同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黄埔军校副校长)、副主席何香凝(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夫人) 等,在全国政协礼堂出席孙中山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
1959年9月14日他致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特赦一批罪犯的建议》,对于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宣布实行特赦是适宜的。据载第一批特赦人员33人中有11名黄埔军校生。
附图片:
为纪念黄埔军校创建100周年,2024年1月1日广州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参观黄埔军校,感受黄埔精神。
胡峻摄于黄埔军校纪念馆,部分来自网络。
作者: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予欢
来源:本文节选于《百年潮》2022年第2期《毛泽东与黄埔军校》
原载:湾黄会 2024-01-03 00:00 发表于广东
编辑:王博
审校:许波、骆凡
本刊编辑:胡峻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这是我们曾经儿时排着队唱的歌,这歌声,歌词所透射出来的“爱祖国,爱人民” 在当今这个时代是何等的重要,歌声,歌词可以播下爱国的种子!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