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索

研究与探索

粟裕为何能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战神?

来源:编辑:顾 平  作者:天择杂谈  日期:2021-2-21 11:13:06  点击量:[]

粟裕为何能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战神?

 天择杂谈 

军事指挥,是指军队指挥员及其司令部机关对所属部队的军事行动进行的组织领导活动,其基本任务是作战指挥,作战指挥的基本任务是:组织侦察、研究判断情况、定下行动决心等。因为军事指挥非常复杂,所以对指挥员的要求特别高。

微信图片_20210221110756.jpg


一个指挥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战争的成败,在国共两军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军事将领,但是被称为战神的不多,粟裕就是其中一个,那么有人要问,战神有什么样的标准呢?军史专家给出了四条标准:

一是战绩要突出。作为一名指挥员,战绩是最主要的,因为战绩是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战绩的指挥员肯定不能称为战神。1949年的1月10日,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收官全胜,我军以60万人对国民党军80万人,歼敌55.5万人,这是一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战,而粟裕是战争的主要指挥员。

二是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且自身伤亡较小。一个指挥员如果在兵力、武器装备等方面胜过对手,战胜敌人是正常的,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非常不容易的。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指挥员最多能战胜两倍于己的对手,而粟裕经常以少胜多,比如苏中战役,敌军12万多人,华中野战军仅有3万多人,敌军是我军的4倍,后来历时一个半月的苏中战役,连续进行七次战斗,国民党军队被歼6个旅、5个交警大队,共53000余人,华中野战军仅伤亡16000余人。

微信图片_20210221110825.jpg


三是化不能为可能,可以打神仙仗。一个战役很多指挥员都可以打胜的难以显示水平,作为战神级别的指挥员往往在不可能中抓住敌人破绽从而战胜敌人,这就是神仙仗。在中外战争史上,能被称为神仙仗的不多,其中孟良崮战役就是其中一例,孟良崮战役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包括蒋介石、主席等等,这一经典战役被称为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四是要有困境中的担当。一般的指挥员强调的执行,上级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多少自己的思想,或者说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不敢担责任,甚至只是传话筒的角色,国民党军的多数将领都是这样,比如杜聿明、王耀武等等,像国军将领杜聿明在印缅战场手握重兵却大败而回,就是典型的缺少担当精神,所以其不适合当高级的指挥员。永远听话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作为战神级别的指挥员必须要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担当,当然这会冒很大的政治风险。

微信图片_20210221110838.jpg


如果对照以上四条标准,就会发现能达到的将领很少。粟裕为何被称为战神?专家认为他符合战神的四条标准。不过粟裕却并非常军校科班出身,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粟裕。

粟裕,原名粟多珍,侗族人,于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会同,他的家境富裕,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曾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1927年进入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4师教导队,第24师师长便是叶挺,在教导队员他被提升为学员班长。

24师教导队随后改编为24师72团,粟裕也随即成了72团警卫班的班长,同年8月1日,他随叶挺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随朱德和陈毅上了井冈山,不过粟裕的提升速度并不快,这当中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粟裕经常受伤。

微信图片_20210221110853.jpg


但是他的指挥水平却提高很快,特别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粟裕带领一支人数很少的游击队打了三年游击,使他经受住了锻炼,从而成为出色的军事指挥员,所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时,他被任命为2支队副司令。

粟裕在抗战争期间指挥了著名的黄桥决战、车桥战役等等,在解放战争期间,更是指挥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而且是排名第一的大将。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从粟裕的经历可以看出,粟裕的起点并不高,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大将,并被誉为战神,粟裕为何能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战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专心研究军事,并不断总结进步。美国著名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说过一段话:

微信图片_20210221110914.jpg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格拉德威尔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核心观点是一个人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粟裕在军事领域的研究早已超过了一万小时,粟裕从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时算起,至1947年,已经过了20多年的磨练,他终生不会打牌下棋,不会喝酒跳舞,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解放战争时粟裕可以对着地图看上几天几夜,然后把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都记在心里,他称此为“背地图”。华野作战参谋秦叔谨说:“在我接触到的军事指挥员中,还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精通地形图而又熟记战区地形的。”

微信图片_20210221110930.jpg


其实一个人要想成为大师,长时间的钻研是必要条件,同时也要会不断地思考、总结,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比如有的人一辈子打麻将,却永远没有成为赌神,有的人干了一辈子保安,也没有成为超级保镖,根本原因是重复做某一件事,但是没有总结和思考,并不断提高。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宫本和柳生。宫本是柳生的师傅。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剑客。”

微信图片_20210221111004.jpg


上面的小故事就可以看出总结提高的重要性,而粟裕在长时期的军事实践中,不断提高指挥理论和水平。比如粟裕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尤其是在浙南打游击时,时常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为此粟裕总结了一套摆脱敌人的方法和手段。游击队如何做到飘忽不定,出没无常,叫敌人无法捉摸呢?

1.每次行军,都要派专人殿后,负责清除沿途留下的痕迹,踩倒的草要扶起来,足迹要抹掉,有时还故意在某个方向造出一点痕迹,迷惑敌人。

2.宿营一般选择小村庄,最好独立砖瓦屋,而且一定要有前后门。粟裕规定部队实行“五班制”。每到一个宿营地,粟裕亲率一个班住在中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一个班。哪个方向发现敌情,就由驻在那个方向的班顶住,掩护其他班迅速转移,摆脱敌人后到预定地点集合。

微信图片_20210221111017.jpg


3.灵活机动。粟裕规定在行军的过程中至少两个集合点,如果第一集合点有敌情,就到第二个点去集合,分散集中非常灵活、有效,很适应游击战的情况和需要。

4.在获取情报上,除了常规手段,因为浙江通讯事业比较发达,乡镇都通电话,粟裕经常派游击队通过电话线偷听来往通话,从中了解情况。有时,粟裕还采取“火力侦察”办法掌握敌情,先出其不意袭击某个乡公所或镇公所,把乡长或镇长抓起来,让他给县长打电话,报告这里情势紧急,要求县里赶快派兵来。县长的答复就是最权威的军事情报。

微信图片_20210221111032.jpg


粟裕总结的这些经验,非常实用管用,使各级指挥员受益匪浅,所以粟裕组织的行军,国民党摸不到门道,不知道在哪儿堵截和埋伏,手下的人更是赞叹粟裕用兵如神。

以上只是粟裕进行实践总结的一个小例子,在每次战役战斗后,粟裕都会进行总结,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指挥艺术,最终达到战神的水准。


天择是作者的笔名,他原为华东某野战部队军官,装备工程学本科毕业,作战指挥学研究生毕业,曾在野战部队师级、军级单位工作,后调入国防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军事历史和军事哲学颇有研究,欢迎关注~




电子邮箱:781632945@qq.com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www.gzn4a.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113740号-1 推荐使用 SogouExplorer(搜狗)浏览器 高速模式 1024*768 以上分辨率进行查看